2022开年伊始,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银保监办发〔2022〕2号),意见要求银行业保险业从战略规划与组织流程建设、业务经营管理数字化、数据能力建设、科技能力建设、风险防范、组织保障和监督管理等方向持续发力,到2025年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基本建成,数据治理更加健全,科技能力大幅提升,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保险企业纷纷选取适合自身资源禀赋的战略侧重点,建立由数据、技术、机制等组成的数字化支撑体系,具体表现为产品个性化、线上渠道多元化,管理扁平化,服务一站式等等,实现以客户洞察为核心的全方位数字化业务能力,满足客户、决策层、合作机构、销售人员、员工的体验及服务效能提升。据此,预计未来几年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将呈现出以下九大发展趋势。
趋势一:监管科技化、规范化,推动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
一方面,监管科技化引导险企更关注大数据监测与分析。2017年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金融科技(FinTech)委员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丰富的金融监管手段,提升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风险的甄别、防范和化解能力。2019年8月,央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将监管科技纳入到金融科技发展规范的范畴。
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保险监管体系也趋向规范化。2021 年12月30日,银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对偿二代监管规则进行了全面优化升级,引导保险行业回归“保障”本质、专注主业,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2022年2月9日,银保监会人身险部下发通知,就《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及《长期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规则(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要求人身险公司对一系列诸如产品条款、费率表、假设投资回报率等都需按照详细规定进行披露,试图让销售误导无所遁形。
趋势二:部署科技创新与数字化建设,成为行业战略新动向
大型保险公司落实《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提到的战略规划与组织流程建设工作,将科技创新、数字化建设纳入重要议程。
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已经相继召开2022年度工作会议。中国人寿2022年工作总体思路是“要加强形势研判,认清时与势,分析危与机,扎扎实实办好公司的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坚持前瞻谋划、系统思维,稳增长、稳地位、控成本、控风险,着力提高党建引领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协同发展能力、数字化运营能力、产品服务创新能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人保集团已完成总部机构改革, 2022年工作部署思路是推动六大战略服务、夯实战略发展基础、推动产品技术创新、加快信息科技建设、提升投资服务能力、完善现代公司治理。大型险企的战略动态将陆续影响中小险企并进而辐射成为行业战略新动向。
趋势三:携手上游、下游关键参与者,谋划全局,找准数字赋能路径
保险公司以客户为中心规划整个生态体系的成长图谱,坚持跨界融合发展,带动上下游企业信息化创新,实现了在互联网思维下的客户经营、价值挖掘、资源协同,构筑金融业前所未有的高效能成长路径。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构建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的五大生态圈,以“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的经营战略,正在为2亿个人客户、5.16亿互联网用户提供金融生活产品及服务;泰康保险集团的泰康之家在全国遍地开花,构建从摇篮到天堂的人类生命周期生态圈,成为行业典范;太平洋打造的太保家园养老产业,构建了保险+健康+养老的生态圈;以及太平多地打造的太平小镇高端养老社区+康复医院;友邦人寿构造养老全流程的养老康养体系综合解决方案等,它们均体现了保险行业构筑生态圈的共识与决心。
趋势四:推动线上、线下业务协同,解决金融产品和服务“数字鸿沟”
新冠疫情阻碍了代理人面对面推介、回访、根据客户需求设置适配保险产品、签约等展业模式,银代渠道、团险渠道同样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保险客户在排斥面对面保险购买活动的同时,衍生出巨大的非接触金融服务诉求(包括医疗险、重疾险、寿险、营业中断险等医疗险和意外险销售涨幅高达17%)。为了避免流失用户,保险企业不得不加速线上渠道建设,通过重构产品策略、渠道策略、服务策略等,实现销售平台下沉,服务直达前线,打通运营断点。
重视互联网不受时间与地点的约束、快捷、灵活等特点,一方面险企从如微信等私域流量和抖音等公域流量平台上获取更多的潜在客户,实现活客和养客目标,将潜在客户转入线下专业代理人完成保险产品销售,另一方面险企也可为客户提供及时、方便、个性化的售前与售后服务,极大提升客户的购买体验感。
未来保险行业的运营模式将是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推动运营创新、提高线上服务价值,或成为保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趋势五:双碳”目标下,引导险资+ESG投资模式 ,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等,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从投资方式上,保险业也逐渐转向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投资计划,以及私募股权基金、产业基金、信托和PPP等,并参与能源、环保、水务、防污防治的保险产品开发;从投资理念上,ESG投资与险资的属性还具有天然的适配性,首先,保险资金特别是养老金投资运用的长期性特征与ESG长期投资的价值理念相契合。其次,ESG投资的七大策略可让公司更好地抵御系统性风险,有助于险企助力绿色金融体系健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同增长。
在政策与各方引导下,保险业加快了ESG投资的落地,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长江养老等保险公司积极响应,将“碳投资”加入险企ESG体系,搭建AI-ESG保险平台,优化风险管理评价体系,探索创设“ESG投资+保险资金”相关产品,打造保险ESG产品衍生链。
趋势六:以数据驱动促智能运营,从客户旅程出发,实现降本增效
保险行业的运营流程概括为产品开发、产品销售、标的核保、保单承保、保单理赔以及各类保险给付等。智能运营运用大数据对每一业务流程进行改进。优化产品设计,通过用户画像等数字化分析,获知客户年龄、消费习惯、健康状况等识别客户需求,合理设计产品并精准投放;智能营销,通过清洗整合内外部客户信息,构建用户分析模型和智能引擎,实现全面用户洞察、智能广告推送精准触达、营销规则管控;智能承保,调用区块链上投保人的可溯源信息,如健康档案、 电子病历、药房消费记录等,降低调查成本和承保风险;智能理赔,借助区块链和多方共享的出险信息,做到出险后理赔条款自动触发,防止用户谎报瞒报,减少理赔纠纷;智能缴费与闪付,借助银行、第三方交易平台,为客户提供实时在线缴纳保费、申请赔付服务,避免出现重复缴费、一票多报等现象。具体来说就是从客户旅程出发,在“数据驱动、服务灵活组合”层面探索“先服务再销售”的过程。
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是影响利润的关键因素,智能运营可实现降本增效。优化人力成本,机械重复性的工作被技术工具承担或替代,获客效率、风控效果、业务增长等方面的提升,都成为企业内部降本增效的主要表现;优化业务协同,通过区块链多方协作网络、多方安全计算平台将降低数据获取、业务协作成本,从而实现企业外部的降本增效;优化运营环境,通过数字化升级逐步优化产品设计、优化成本结构,强化风控、避险与理赔,实现降本增效。
趋势七:新保险会计准则IFRS17即将重塑行业理念、格局
按照有关部署,上市险企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IFRS17,其余险企在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IFRS17中文全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 - 保险合同》,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的全新保险会计准则,以替换现行全球保险业普遍参考适用的IFRS4。一方面,我国保险市场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新准则有利于抑制“保费冲动”、抑制保险公司粉饰财务业绩、利于强化险企内部协同与精细化管理水平、利于推动保险业国际化,是根治保险业实际经营痛点的良药;另一方面我国保险以传统保障型产品为主,投资型产品较少,新准则落地后对寿险行业影响巨大,保费收入预计将下降70%左右,利润将下降23%,净资产下降26%。险企为提振报表,发展战略、产品策略、渠道规划等都将随之进行调整,是一次彻底的行业市场格局重塑。抛开争议,新准则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其核心是将长期保险业务的核算短期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市值化和净值化处理,均将对行业理念、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趋势八:打通业务、财务中台,实现数据穿透,聚合孤岛数据形成长尾效应
一方面,保险科技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出跨越前台、中台、后台的保险数字化建设框架。中国平安金融壹账通CTO顾青山先生以时钟为例阐述的框架优势,前台像秒针般快速,通过互联网化、移动化、社交化,实现线上、线下全面打通,对接流量端和生态;而中台如分针般灵活,通过系统设计实现中台部门的能力重构、复用和共享的微服务化,实现服务的可编排组合,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后台像时针般稳定,追求分布式、容器化的设计,能支持金融特有的复杂业务逻辑以及高可靠性、准确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另一方面,业财中台是保险行业实现数字化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务中台将保险科技应用在销售支持、核保、理赔等环节,通过释放服务能力赋能前台应用,满足复杂的前台业务场景需求。而财务中台通过业务中台信息的共享整合,解决数据孤岛问题,同时应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进行价值提炼,最终形成企业数据资产,更好地驱动业务发展和创新,激活以碎片小市场集合成大流量的长尾效应。
趋势九:进行数据治理、形成数据资产,提升数据洞见与决策支持能力
随着金融数字化不断推进,中国保险企业在以下方面的科技投入也在持续增长:
数据能力建设。搭建大数据平台,勾画“端到端”业务经营图谱,归类各方面业务数据,分层设计数据仓库,通过数据治理实现数据化的管理。在数据的应用上,通过数据中台统一提供数据服务,并通过洞察、预测、决策、行动,全面进行数据化管理经营。
技术能力建设。把握 “云原生、低代码”的发展趋势,在技术选择上充分应用分布式、微服务、高可配置化;在数据计算上加强离线计算、实时计算、精准推荐的能力;在科技人员配置上推行科技的前置融合和敏捷创新。
轻量级服务。未来,第三方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将面向保险客户提供更加轻量级的服务,包括通过开放API提供PaaS云中台、分离数据服务以DaaS形式输出等,从商业化角度考虑,这些方式能够满足更广大中小保险客户的需求,实现降本增效,同时推动全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当前保险业数字化转型还处于初期阶段,其全域数字化也不仅仅是购买软件就能实现,它还将面临许多方面的挑战,例如业务架构与数字架构转型的诉求、过分依赖外部数据、海量信息难以转化、数字化复合型人才短缺等挑战,需要不同市场特征的保险企业依据自身情况量力而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