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热文:变形金刚不再刚

2023-06-25 12:20:06

来源:齐鲁晚报

记者 倪自放

上映两周,被市场寄予厚望的《变形金刚7》的票房刚刚过4亿元,这也预示着这部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影市的最终票房也就是6亿元左右。相比之前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影市暑期档动辄10亿元起步的高票房,《变形金刚7》等好莱坞特效大制作的疲软显而易见。


(资料图)

疲软

《变形金刚》系列影片票房的狂飙记忆,应该回到2017年的中国影市。2017年6月23日,《变形金刚5》在中国影市开映,尽管影片获得的4.9分的评价是该系列的最低评分,该片依然在中国获得了15.51亿元的高票房。从2011年《变形金刚3》中国票房11.23亿元开始,《变形金刚4》在中国获得了19.76亿元的票房,《变形金刚5》票房15.51亿元,该系列2019年推出的《大黄蜂》也有11.49亿元的票房。过去的十多年间,《变形金刚》系列的中国票房10亿元起步并非虚言。

正在上映的《变形金刚7》,大概率要成为近12年来该系列中国票房首次跌破10亿元的作品。系列影片全球累计票房50.72亿美元、中国市场累计票房68.63亿元的《变形金刚》系列,目前的市场表现为什么如此疲软?

电影学者、山东师范大学李超副教授认为,《变形金刚7》的市场疲软,和电影市场的大环境有一定关系,“因为疫情等原因导致整个电影市场还没有完全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居家的惯性动作依然持续。”这个市场大环境不仅仅是指中国电影市场,也指全球电影市场环境,齐鲁晚报记者调阅相关数据发现,《变形金刚7》目前全球票房2.2亿美元,而该系列此前六部作品的全球票房最低的《大黄蜂》是4.67亿美元,票房最高《变形金刚3》则是11.23亿美元。

李超认为,就《变形金刚7》来说,票房疲软肯定有故事层面的原因,这就涉及类型片的创作与创新问题。好莱坞依靠高度的类型化创作奠定了全球市场基础,但类型化创作同时也带来了如何创新、如何避免同质化的难题。尤其对于系列电影来说,基本的人物、世界观设定完成,后续创新的空间被压缩,想出新出奇难度很大。“我们看到《变形金刚7》也在努力创新,比如擎天柱的设计,和之前伟光正的形象不同,经历了一个对人类由不信任到信任依赖的过程。但如之前所说,这种创新也只能是局部的微小创新,观众难以获得新奇的观影体验。”

《变形金刚7》的市场疲软,还体现在宣发力度较弱。对于一部大体量的电影来说,业内人士甚至普通观众能从发行方、院线方、影迷组织等多种渠道获取不同影片的宣传推介信息,但近期获取的关于《变形金刚7》的信息比较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7年6月《变形金刚5》上映前,影片导演和主演在上海举行多场发布会,甚至拍摄场景有上海某高校、某中国品牌植入的消息,都是当时被津津乐道的话题,如果说那是《变形金刚》系列电影最高光的时刻,当下《变形金刚7》的疲软表现,颇有些盛极而衰的味道。

奇观

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影市的表现大不如前,《变形金刚7》并非个案。就目前在映的好莱坞大制作电影而言,上映首周末的《闪电侠》《疯狂元素城》票房分别只有9000万元和3600万元,表现平平。上映17天的《蜘蛛侠:纵横宇宙》票房2.91亿元,有负“蜘蛛侠”这个大IP的声名。上映33天、今年迄今票房最好的好莱坞大制作《速度与激情10》,目前票房也仅有9.65亿元,要知道,从2015年的《速度与激情7》开始,该系列在中国电影市场的最低票房是13.92亿元,在中国票房最高的《速度与激情8》票房是26.7亿元,从最近8年、最近五部《速度与激情》系列的中国票房看,目前的《速度与激情10》的表现显然处在了谷底。

把时间再拉长一些,可以发现好莱坞视效大片在中国影市的疲软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齐鲁晚报记者调阅相关数据发现,2022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前十的影片里,好莱坞大片只有两部,分别是第七名的《侏罗纪世界3》和排在第九名、档期跨年度的《阿凡达:水之道》。即使将《阿凡达:水之道》2022年底和2023年初的票房累计起来,该片的中国市场最终票房为16.97亿元,这样的成绩,放在2022年中国影市票房排行榜里,也只能排到第五名,排在它前面的是《长津湖之水门桥》《独行月球》《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人生大事》这样类型多样的国产电影。2021年中国影市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里,也只有两部好莱坞大制作片,分别是排在第五位的《速度与激情9》、排在第八位的《哥斯拉大战金刚》。

李超认为,好莱坞大制作当初行走全球影市,依靠的是两个卖点,一是故事,二是视效,好莱坞大片风光不再,除了续集故事的套路化,快速发展的中国影视工业化流程让视效奇观不再是稀缺卖点,也让好莱坞大片缺了一个重要“抓手”。囿于技术层面的因素,“5毛钱”特效曾一度制约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而在当时,在中国电影市场广受青睐的好莱坞大片,绝大部分都是场景见长的作品,比如把飙车戏做到极致的《速度与激情》系列,比如相当长时间里技术一直领先的《星球大战》系列。

但近几年,随着《战狼2》《红海行动》《流浪地球》《金刚川》《长津湖》等一系列中国重工业电影的出现,中国影视产业的工业化流程已经可以与国际主流接轨,视效奇观已经不是被好莱坞把守的卖点。

共情

李超认为,探究近几年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市场反响一般的原因,文化层面上“共情”的缺失,恐怕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娱乐是观影的第一需求,在这一主要需求下,观影的一些次需求也被激发出来,比如观影的社交需求。当这些需求已经成为常态,观众也就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对当下的观众来说,能够呼应时代情绪、能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影视作品更能获得青睐,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讲述“中国故事”。

好莱坞影片的“造梦机制”曾经给中国观众提供了无数奇幻、新鲜的场景,但放到当下,中国观众无法共情于这些人物与场景,反观我们的本土故事,《流浪地球》“带着地球流浪”的核心设定契合了中国人的故土情怀,文艺片《隐入尘烟》呈现出质朴的中国乡村,都能让观众有极强的代入感,甚至能在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些能呼应时代情绪、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本土故事,在今后几年也将会是主流。另外,我们的观众也在不断成长,观影的审美需求大大提高,纯感官的娱乐需求在降低,《隐入尘烟》《宇宙探索编辑部》这些影片的高票房、高口碑印证了这一点。简单地说,《流浪地球》这样的电影提供的情感共鸣,没有任何一部好莱坞大片能够提供。

观众迭代催生新的观众群体,也产生了新的观影需求,这些观影需求体现的文化态度,也让中国观众开始“平视”好莱坞大片。当前,95后、00后已经成为新的主力观影群体。这一代年轻人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自信、包容、开放的姿态,物质生活的充裕、信息获取的便捷让“外国”的概念没了神秘感、新鲜感,对诸如好莱坞电影这些外来商品自然也就没了80后、90后的那种好奇与向往。“变形金刚”“漫威宇宙”这些伴随80后、90后成长起来的青春记忆,或许对他们还有一定吸引力,但对00后来说,这只不过是一部普通电影。

竞品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虽然诸如《变形金刚7》等好莱坞电影出现疲软的趋势,但不可否认,该片上映两个周末依然有超4亿元票房,按照这一数据推算,该片中国票房最终能在6亿元左右。好莱坞大片6亿元的票房,虽然相对此系列之前动辄10亿元起步的票房有大幅下降,也不是市场上顶级的制作,但仍属于票房前列的作品,这说明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基本盘依然稳固,依然是中国电影最有竞争力的竞品。中国电影面临的竞争,依然来自全球。

今年以来,日本动画电影表现强劲,《铃芽之旅》《灌篮高手》等日本动画作品一度有比较高的话题度和较好的市场表现,给人一种日本动画要当中国电影市场引进片老大的感觉。齐鲁晚报记者调阅相关数据发现,中国国产大片目前最大的竞品仍是好莱坞作品。截至6月下旬,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前二十的影片,引进片有八部。如果单独计算这八部引进片的票房排名,《速度与激情10》以9.66亿元排在首位,随后是8.06亿元的《铃芽之旅》,7.43亿元的《阿凡达:水之道》(不计2022年底票房),6.51亿元的《灌篮高手》,6.03亿元的《银河护卫队3》,目前在映票房4.32亿元的《变形金刚7》,2.92亿元的《蜘蛛侠:纵横宇宙》,2.72亿元的《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八部票房靠前的引进片中,六部为好莱坞大制作片,日本动画电影仅有两部,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电影市场引进片领域的优势仍然非常明显,中国国产片的竞品仍是好莱坞大片,而非日本动画电影。

李超表示,好莱坞大制作在中国电影市场表现大不如前,对中国国产电影的创作与生产也有启示,一是老生常谈的中国电影精品创作问题,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持续提高中国电影质量依然任重道远。二是中国电影的海外影响力问题,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

(作者为山东省签约艺术评论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