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大爆发,传统票房预测方法却全面失灵了

2023-08-18 09:54:57

来源:创投视界

虽然已经立秋,但暑假才过了一半,而以时间作为标尺,暑期档也才堪堪走过上半场。


(资料图片)

电影行业期待多时的市场“回温”,终于在暑期档如愿到来。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11时46分,7月29日单日票房破1.16亿,大盘票房已连续39天破亿,刷新中国影史大盘单日票房连续破亿纪录。另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8月1日15时,2023年暑期档(6月1日-8月31日)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130亿。《消失的她》《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位列该档期票房榜前三。

看数据,的确,对于低迷了整个上半年的电影行业来说,当下正是值得狂欢的时刻。只是在这场盛大的暑期档电影大放送中,市场悄然发生了一些改变。

慢热派

从春节档拿出影史第三的票房成绩后,“回温”几乎成为上半年市场唯一的讨论主题,但如同春暖花开的四季周期,一直到盛夏正当时,温度才真正回暖。

市场也如此。但即使是回温,2023的暑期档呈现出一种全方位的“慢热”。

口碑发酵得慢——相较于往年,影片的口碑快速发酵往往会迎来一个小的票房爆发期,但在今年,快速的口碑发酵变成一大难题,暑期档全员在影片刚刚上映时,口碑都稍显暧昧——媒体、影评人几乎一片好评,到底好不好看没人说得明白。

通过点映释出一部分口碑为影片造势的手段,在今年也显得不那么好用。比如,影片《八角笼中》在上海电影节就已经开始了小规模的点映,到端午节开启了大面积点映,始终效果平平,但公映后,却一扫颓势,最终拿下15亿的票房成绩。更重要的是,作为王宝强导演的第二部作品,其导演能力的进步被观众认可。

不是所有影片都会点映,有积累口碑的基础。但共同的规律是,口碑发酵慢,票房成绩爆自然也就更慢。

即使是端午档票房冠军《消失的她》,最终收获34亿票房,在端午节前上映,上映第一晚表现并不好,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消失的她》上映首日预售票房为2530万,首日累计票房为1.59亿,相较于2022年暑期档的《独行月球》少了将近一半。随着端午假期到来,《消失的她》票房才迎来了转机。但票房真正的爆发期,则在暑期档真正到来后。

同时,出现票房“逆跌”成了一种新的常态。

一般市场规律是,因为影片前期营销与预售的存在,一部电影的首日票房,会达到上映期间的最高水平,后几日票房较首日呈现下跌趋势。而所谓“票房逆跌”,是指一部影片的某日票房趋势打破了市场规律,即后续票房反超首日票房。

比如《封神》,在一二轮点映表现中规中矩,上映首周前几天表现可以说表现极差。上映第一天在周四,在只有晚场的情况下,次日的周五全天竟然只涨了20%,表现不佳,周五晚业内预测已经跌破了10亿。但在周六影片走势又迅速好转,目前每天走势几乎也都是“逆跌”表现,票房已经突破10亿大关,往20亿去了。

据猫眼专业版显示,截至7月25日《封神第一部》已累计五次拿下暑期档票房日冠,连续五日实现票房逆跌,总票房突破5亿。“逆跌”是种新常态,影片《芭比》则在7月23日冲破单日票房3000万大关,比首日票房高出3.5倍不止。

截止到发稿,《芭比》票房已突破两亿

总的来说,在这个暑期档,影片需要等待口碑发酵更长时间,票房才会出现好的走势。等待口碑发酵并不是别人,而是观众。可以说,真正的“慢热派”并不是暑期档,正是暑期档的观众。

失灵的规律预测法

让媒体预测失灵的并不只有《封神》。目前,第三方媒体预估的暑期档票房票房全体失灵,甚至在暑期档拿下了优秀票房成绩和口碑的电影,在媒体的票房预测上基本全都不被看好或被错估,可以说人人是“黑马”。

错得有多远呢?最终砍下34亿票房,成为从端午档开启暑期档市场开门红的《消失的她》,在媒体预估的票房成绩仅仅只有在7.8亿到9亿左右。而王宝强导演的“正名之作”《八角笼中》,最初在媒体预测时,仅仅拿到了5-7亿的票房体量,最终却收获了19.4亿的票房成绩。

同样剧本的还有《长安三万里》作为暑期档动画的常客,按照常年的规律,追光得到的预测成绩也在2亿左右,但最终,“轻舟已过万重山”,《长安三万里》不仅拿下13.3亿票房,还成为追光目前口碑最好的作品,在豆瓣上,《长安三万里》的评分为8.2分,是过往作品中的最高分。

不止票房赢家们被错估了,原以为唯一的喜剧电影《超能一家人》能拿个10亿左右的成绩,由于口碑持续下滑,即便有沈腾这样“国民级”的喜剧演员加盟,《超能一家人》依然成为了这个暑期档唯一一部口碑完全崩盘的作品,豆瓣评分仅只有4.0,票房也仅仅2.7亿。

媒体预测在往年,虽然会出现一些偏差,但大差不差,票房高的影片预测出的成绩可以称得上精准。2018年上映的《我不是药神》实际票房31亿,上映一天后,猫眼预测的票房为33.63亿,十分接近。

媒体预测失灵的根本原因在于:“慢热”的暑期档,带来的却是热度走势、口碑发展、乃至票房数据结构的变化,最终导致依赖以往发展规律的预测行为在今年暑期档完全失灵了。

本质上,是电影市场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可能存在的原因很多样:“慢热”的现象,可能是疫情三年改变了人们的观影习惯,同时,在经过长时间的影视圈乱象和烂片的荼毒之后,人们对于选择观看哪一部电影越来越慎重,对于电影的后续口碑发酵也越来越看重;此外,票房的爆发或许是经济下行后,电影所代表的小额的文娱消费得到提升,享受文娱生活的意愿在自由出行恢复后,人们又再次回到电影。

而在行业端,随着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逐渐消失,积压多时的内容终于到了呈现的时机,菜单上的类目丰富了,人们自然有了消费的欲望,也自然会带来的市场爆发。

新的市场规律是什么?

变化往往意味着流动与生机,对于高举“回温”口号的电影市场来说,“生机”毫无疑问就是最好的消息。

而在变化之中,也有一些新的规律有机可循。

本土的文化内容比进口内容更能得到大众喜爱。

不仅是暑期档,2023年,进口大片在国内市场吃瘪是一种新的常态。与之相对,输出中国文化的《长安三万里》,中国神话的新解读《封神》都在各种意义上得到了大众的讨论、喜爱与关注。而《碟中谍7》上映17天,票房只突破3亿,遥看2018年,《碟中谍6》在中国票房达到了12.45亿,还是脍炙人口的好莱坞大片代表。

电影咨询公司ArtisanGateway的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美国电影在中国的总票房收入为5.9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6亿元),远低于2019年上半年的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6.6亿元)。

显然,中国观众的观赏不再停留于视觉层面,而是需求文化、生活层面的心理亲近。《封神》和《长安三万里》在不同题材、不同类型上发力,但同属于中华文化的延伸,也都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话题性能为影片带来更为长期的动力

暑期档影片口碑发酵慢,则需要社交媒体的话题来助力。

《消失的她》作为一部商业类型片,电影铺满了话题设置。社会新闻有案例——泰国孕妇坠崖案、杭州杀妻碎尸案、上海男子炒股欠债杀妻案等,社交媒体有讨论——恋爱脑、保命原则、性别处境、婚姻焦虑、热剧普法、恐婚恐育……虽然是电影,但离生活很近。

社交媒体能迸发巨大的能量。最终,话题反哺电影,,#消失的她畸形秀、#泰国孕妇坠崖案当事人谈电影消失的她、#消失的她原型、#消失的她绝世大甜剧等热搜话题成了天然的口碑发酵地。

话题,有电影宣传刻意为之,也有观众自发进行。

本身就饱含女性议题的《芭比》,则在社交媒体上被各类KOL和自来水助推下,从原本排片不足3%到成为暑期档最靓丽一抹粉色。《封神》的观众甚至自主自动为《封神》写话题词——#我为封神宣传献策##推广封神,人人有责#,把自来水进行到底,成功逆转首映时两极分化的口碑。

飞娱财经的思考

但最终,回归到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中国的电影市场迎来真正的复苏了吗?

当“票房逆跌”成为常态,首日不再是定生死的关键战役,可以说,当代消费者已经是最为冷静的消费者了。而在消费者空前冷静的这个档期,暑期档依然创造了喜人的成绩,可见,电影市场确实正在复苏。

只是复苏是个长期现象,并不随着一次记录的打破,一次成绩的回落而改变。但是什么让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思考:中国的电影市场迎来真正的复苏了吗?

市场买单,为什么我们还是对中国电影工业没有信心?

暑期档交出了这样的答卷,我们可以确定,中国电影工业,并不是没有生产好内容的能力。但像暑期档或春节档这样的高质量档期,原本就是电影上映的黄金窗口,但当热门档期过去,还会有扎堆的好内容让消费者挑选吗?

此外,今年暑期档的爆发还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因为此前受疫情影响,很多电影一直积压没有上映,2023年就成为了“去库存”的一年。如2020年就杀青的《封神》与2021年就完成拍摄的《超能一家人》都选择了在今年暑期上映。

我们缺乏对中国电影工业的信心,消费者在暑期档空前冷静,都来自于同一个原因,是对于内容质量层次不齐的不安。我们当然不缺少过硬的内容,当中国电影“去库存”完成,木桶效应的那块短板,始终在让消费者保持警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