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大教育未来的转型,路漫漫其修远兮

2023-08-28 08:57:14

来源:创投视界

学大教育,转型进入快车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7月15日,学大教育发布了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截止2023年6月30日,学大教育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7000万元-9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36%-93.3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800万元-98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60%-154.55%。

从财报来看,学大教育在2023年一季度净利润为508.74万元,而上半年净利润预计不低于7000万元,直接反映了二季度环比增长迅速。近两年以来,在经历了K9业务关闭、业务大范围转型之下,此次的业绩与2019年以来相比,相当亮眼。

随着业务持续增长,业绩继续稳健回升,学大教育结束“还债之路”进程加快。

自2015年以来,受到宏观因素影响,学大教育私有化回归A股的工作未能全部落实,致使公司背负上了23.5亿元的巨额债务。近些年,学大教育也一直在努力偿还上述债务。

进入2022年以来,学大教育的偿债之路进入“快车道”。

2023年7月,其先后宣布还完对芯鑫保理的1.01亿借款及偿还向紫光卓远借款的本金3亿元。目前,剩余借款本金金额约为7.14亿元。私有化回归A股欠下的借款还剩不到三分之一。

转型成果阶段性初显。虽然当初欠款高达23亿多,但是学大教育的业绩并不难看。2019年学大教育依然实现了近30亿营收,并完成了连续四年业绩增长。而由于疫情和“双减”政策的冲击,学大教育的业绩反而陷入了挣扎。

2020年,学大教育营收24.3亿元,同比下滑18.8%;2022年,学大教育停止K9学科类教培业务,全年营收降至17.98亿元,较2021年下滑28.9%。但按照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统计,学大教育从2018年至今,已经连续5年未能实现盈利。

自“双减”后,学大教育开始向职业教育、个性化教育、文化服务、教育数字化四大板块转型。

职业教育方面,去年学大先后通过出资,拥有了大连通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大连通才计算机专修学校、东莞市鼎文职业技术学校三所学校。个性化教育则主要面向高考复读生、艺考生等学生群体,与传统的校外培训有一定的承接。文化服务方面,今年以来,学大教育首家句象书店开业。教育数字化方面,学大宣布接入百度文心一言,打造学大AI智能化教育服务体系。

从一季报看,学大教育的确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今年一季度,其实现营收5.19亿元,同比微增4.4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088.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也显示,公司上半年业绩超出公司股权激励的全年业绩目标,按预计净利润区间高位计算,几乎已恢复至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水平。

关于业绩增长,该公司在预告中称,期内个性化教育培训业务处于较强周期。这是学大教育的传统优势业务,主要为高考复读生、艺考生提供培训。艺考学员4-6月进行文化课冲刺期,伴随6月高考成绩揭晓,二季度成为个性化教育的强周期。

个性化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学大教育的核心优势。自2001年创立以来,学大教育秉承“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理念,打造了包括个性化教育、职业教育、文化服务、教育数字化等在内的丰富业务模式。公司主要包括的服务有个性化学习、艺考学习营、职业教育、综合学校等。

学大教育在2022年年报中支出,目前公司个性化学习中心近270所,覆盖主要一、二线城市,并辐射三、四线城市,并能通过科技赋能,将单一的线下或线上教学活动拓展为立体化的双线融合教学,升级智能化教学服务系统,提升线下校区业务能力。

公司已经在全国多个省市布局了30余所全日制培训基地。此外,公司在大连、宁波等地结合当地教育发展需要,兴办了具有个性化教育特色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公司完成了对教学网点的深入调整,深化了个性化教育在垂直领域的重点布局,进一步巩固了个性化教育传统优势领域业务。

华西证*日前发布研报分析学大教育业绩称,收入端可能由于校区减少持平略降;但去年以来的人员减少、关闭部分校区则带来降本增效;此前该公司受限于一对一培训规模效应弱、净利率水平低,随着全日制基地建立、拓展艺考培训和高考复读培训等,净利率逐步提升。

职业教育是学大教育顺应国家职业教育政策趋势推出的重要业务,涵盖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业务、技能培训业务四个板块。

在中职方面,2022年学大教育完成3所中等职业学校收购和托管,与近20所中等职业学校达成多元化合作。在高职方面,结合产业的优势、股东及战略投资者等多方资源,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方向,与国内各大高职类、职业本科类院校开展专业共建、二级产业学院建设、混改及投资并购等深度合作。

7月7日,学大教育与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建设优质普职融通的综合高中、中职学校等方面深化合作。

在产教融合方面,2022年已与国家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知名科技企业、VR教育领域以及协会单位达成战略合作。在技能培训方面,依托学大全国覆盖100所城市的线下学习场地、教学设施、师资团队,共同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资格和技能人才培训服务。

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不断出台利好政策,持续保持对职业教育鼓励和扶持的态度,职业教育地位显著提升,逐渐走向规范化和市场化。

我国职业教育市场也快速成长。据教育部、弗若斯特沙利文和多鲸教育研究院,2016年-2020年,我国职业教育市场规模从7021亿元增长至9267亿元,2024年预期达到12100亿元,2016-2024年的CAGR为7.04%。随着职业教育政策的不断利好,未来学大教育在该业务的增长也非常可观。

除此之外,资本对于红利的嗅觉最为敏感。职业教育板块在上半年也受到资本的关注,据东方财富网,教育板块6月14日盘中发力走高,学大教育一度涨停,上海凤凰涨超8%,全通教育涨约6%,传智教育、国信文化涨超4%。

政策和资本的双重加码,职业教育的形势似乎一片大好。

除了个性化教育和职业教育之外,学大教育还积极布局文化服务和教育数字化两大业务。

学大教育在2022年年报中指出,公司在报告期内开业两所文化空间。句象书店聚焦“全民阅读”,通过搭建定制化的阅读场景和沉浸空间,让全年龄人群从人生第一本书到理解世界的阅读经历,从方法、体验到收获的全方位升级。

构建集图书销售、共享阅读、图书借阅、儿童成长、咖啡文创、文化沙龙、空间租赁等文化业态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空间。LUKA智能绘本馆,是集阅读空间、借阅、零售、轻食、指导及活动在内的线上线下智能阅读模式,提供实体馆+线上课程OMO阅读解决方案。开拓了儿童和青少年阅读市场,丰富产品线布局。

以图书文创产品为主线,以阅读空间场所为载体,以文化活动为内核是学大的突围路径。与此同时,学大教育立足公益和社会价值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系统,也将有望成为学大教育未来的长期增长点。

教育数字化方面,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持续增长。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我国教育信息化行业投入经费增速近10年基本在8%左右,其中2018年及2020年增速超14%。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16-2023年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市场规模预计从2947亿元增长至5573亿元,CAGR为9.53%。随着教育信息化2.0这一阶段的建设和推进,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或将持续增长。

当前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进一步促进教育信息化升级,例如AIGC等技术或在智能批阅、语言服务等方面有所助力。目前较多头部教育信息化企业在AI人工智能方面

有所布局,未来有望受益相关技术突破。

具体来看,学大教育利用自主研发的信息化平台进行智慧教学、智能教学服务,开发和优化了新高考智能云管理系统、5GVR教学实验室等产品,为校园提供多维度的信息化智能服务,未来将依托自主研发的教育数字化产品,赋能校园教育信息化转型。

学大教育在未来的转型,路漫漫其修远兮,或许脚步要加快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