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头条!从传统茶到现代茶,小罐茶能否用科学搬走中国茶的“三座大山”?

2022-06-23 08:33:19

来源:公众号财经无忌

“大师都累坏了”“小罐茶 大忽悠”“智商税”“我倒要看看小罐茶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6月20日晚,在满屏的质疑声中,“小罐茶十周年·科学做茶汇报会”线上直播开始了。

站在黄山超级工厂前,这位“教师”出身的创业者已经习惯了面对外界的“噪音”,杜国楹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一尺讲台”,只不过这一次他面对的不是学生,而是成千上万站在小罐茶“对立面”的网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果从2012年杜国楹带领团队正式上山寻茶开始算起,不知不觉中小罐茶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今年,既是小罐茶生日,同时也是用“科学思维”做茶的第十年。

人们也同样好奇,“中国茶和科学有什么关系?”、“小罐茶又是如何科学做茶的?”改造中国茶,小罐茶还能做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在直播一开始就被杜国楹抛了出来:“茶叶从300一斤到3000一斤,甚至30000一斤,它们之间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中国是茶的国度,有着三千多年的茶叶栽种史,茶自古以来在中国各阶层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里斯发布的《全球战略定位报告:国家心智资源的万亿机会》中如此描述道,“中国先天具有茶的国家心智资源”。

但中国茶行业是一个奇特的行业。虽然拥有近三千亿的内销市场,却表现出“有品类、无品牌”的特征。不论是西湖龙井、信阳毛尖,还是铁观音,单独拎出一个都能享誉世界。

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茶也被一个英国品牌立顿深深刺痛。中国茶困在了哪里?这是所有茶行业从业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财经无忌看来,中国茶叶市场诞生不了世界级品牌和茶叶本身特性及中国市场特点息息相关。概况来说,传统中国茶身上有“三座大山”,也是因此这三座大山阻碍了中国茶实现“从茶园到茶杯”。

从生产端的“大山”来看,中国茶企虽然数量多,但标准化程度较低,供给效率、加工效率不高;

从流通端的“大山”来看,中国茶市场主要以散装茶居多,茶叶批发市场、农贸集市、小商贩等是占据贩卖茶叶的主力场景,无论产品包装,还是渠道难以称得上规范化;

从企业端的“大山”来看,中国南北偏好差异大,对茶品类的需求各不相同,部分茶企业占山为王,缺乏打造全国乃至全球茶品牌的动力。

如此种种传导到消费端,没有品牌化、标准化的中国茶市场增加了消费者选购成本,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慢慢抛弃了饮茶习惯,传统中国茶在刚需市场的后劲也越来越不足。

如何才能做一杯有标准的中国茶?

作为一名二十多年喝茶经验的老茶客,杜国楹谈及这也是他做中国茶的初衷。所以小罐茶创造性的用消费品思维去做茶,试图用科学的精神褪去传统中国茶身上的农产品属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小罐茶是成功的。

在直播间,杜国楹向网友们分享了小罐茶不为人知的开端——从2015年到2016年上半年,小罐茶产品出进入试销阶段,特意避开了做广告。不做任何宣传,而是通过“盲测”的方式推向消费市场。

事实证明消费者“用脚投了票”。三年后,小罐茶销售额就破20亿。直到现在,布局了1000多家线下门店的小罐茶,仍一直保持茶品牌零售额第一的位置。

这在整个中国茶行业还是首次。

那么,“用科学去对抗不科学”,这是否就意味着小罐茶找到了中国茶崛起的路径呢?

众所周知,对茶企来说,茶叶作为农作物,其品质与产量都受土壤、气候等不可控的自然条件影响。

中国茶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标准化”,这是整个中国茶行业普遍的共识。

在此之前,包括“大益集团”、“澜沧古茶”、“八马茶业”、天福茗茶等多家茶企都因难以标准化的产品,和难以做高的行业集中度导致发展规模受限,这才让业内有了“中国七万家茶企敌不过一家立顿”的戏谑。

“拼配”做成茶包是一种方案,比如立顿就是通过“茶包”实现标准化的口味。

但对最为“讲究”喝茶的中国消费者来说,喝茶讲究的是纯正和地道,一堆茶叶混在一起,即便会基于整体统一的口味进行调配,真正喝茶的人也是不会碰的。所以拼配的茶包,不是茶叶市场的最优解。

那么,不做“拼配”,中国茶的标准化应该怎么做?带着这个问题,汇报会上,小罐茶给出了另一种答案——创新传承,科学做茶。

事实上,茶叶的标准化并不容易,难就难保证茶叶品质,因为传统的茶叶生产,是项靠天吃饭的手艺活。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财经无忌,各家茶企都在打造标准化的体系,但却忽略一个事实——这一企业级别的“定义”并没有突破茶行业本身范畴。

小罐茶的首层创新,是从经验到科学的创新,这也是和其他茶企最明显的区别。

杜国楹在现场连线了凤庆滇红工厂张成仁,后者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滇红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同时也是凤庆小罐茶业公司的总经理。张成仁向屏幕前的网友一一介绍了该工厂从水洗、萎凋、发酵初精制一体化智能生产的“亮点”。他说,“数字化和智能化让我不用困在车间里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创造、创新和开发新产品。”

而这样的国家级制茶大师小罐茶拥有8位,这样的初制工厂小罐茶不止一座,还有6座。

但中国茶身上的“大山”仅靠大师和初制工厂还远远不够,这也不足以从根本上消除外界质疑。

作为按照工业4.0标准打造的黄山超级工厂,就是小罐茶从品类到品牌的创新的另一层思考。

从除杂、灌装、装盒机、袋装、塑封、运输、缓存库等,基于“6+1”的工厂协同布局,这座现代化的工厂可以最大化做到了无人或少人的操作,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率。

杜国楹以茶叶除杂为例,此前小罐茶为不同级别的茶制定了严格的洁净度标准,每罐茶至少做2道以上的手工分拣,效率也更低下。为解决这一问题,小罐茶与IBM合作研发了AI除杂机器人,它可以通过先进的认知视觉检测,识别茶叶中的各类杂质,每天能完成200公斤毛茶的除杂工作,相当于50-60个挑茶工的工作量,效率更高,还比人工更加精确可控。

这意味着,无论是从经验到科学,还是从品类到品牌,小罐茶都迈开了“以消费品思维”科学做茶的关键一步。

从这个维度上来说,诞生仅10年的小罐茶身上的这些创新与传承,不仅为自身打开了品牌知名度,也让消费者买到了品质稳定的茶叶,更为整个中国茶行业提供了新思路。

英国剑桥大学人类学者艾伦 · 麦克法兰在《绿色黄金:茶叶帝国》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世界三大饮料中,只有茶叶成功地征服了全世界” 。

这无疑是对茶叶原产国中国的极高评价。

但客观而言,中国茶的产业链很长,上游农业端缺乏集约化管理,中游工业端工业化、标准化程度低,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下游消费端亟需品牌化建设。

从行业上角度来看,由于农产品的复杂程度,多数成规模的茶企都是采用定制采购的方式向合格供应商购买,并不涉及到上游茶叶的改造。

没有标准化生产线就不具备稳定量产的能力,没有一个正向的供给侧就无法获得长期成长潜力,这也是为什么一直努力IPO的茶企们失败的原因。

这也是小罐茶的问题所在:做工业化和智能化的探索,其根本原因在于要实现产品和行业的标准化,这是一个难而正确的事。

科学改造千年的中国茶,这一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像杜国楹提到的“一年卖20亿的小罐茶,10年才做对一半。”

相较于同行,小罐茶又开始在上游建设生态示范茶园,还专门设立六大研发中心,从原叶到工业,通过全产业链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实现对茶产业的集约化探索。

小罐茶好了,中国茶不一定好;只有中国茶好了,小罐茶才能更好。这无疑是“茶企新秀”对中国茶更深一层理解。

可以说,小罐茶对传统中国茶进行了标准化、工业化和品牌化的全链条、全方位创新,用极致产品和完美体验,复兴和繁荣中国茶叶消费市场,这是一个新生品牌给茶行业最好的礼物。

但在此之前,如何让年轻人爱上喝茶,如何让最传统、最复杂,难以传承下去的喝茶方式变成新的潮流风尚,这又摆在了所有茶企玩家的面前。

直播最后,杜国楹带来了全新三大子品牌,分别是“年迹·年份茶、茶几味·新国民生活茶、C.TEA.O智能泡茶机”。

在财经无忌看来,将传统中国茶赋予现代的表达,这是“多品牌+多产品线”布局的有力践行,标志着小罐茶正式迈入集团化发展的新阶段。

不过,正如“打败微信的,永远不是下一个微信”,科学做茶固然解决了部分中国茶无以名状的痛点,但在咖啡、奶茶、茶饮料都已经成了这届年轻人标配的背景下,如何把年轻人“夺回来”,这仍然是一个值得长期探讨的命题。

用“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慢慢领悟吧”、“没有十多年你是不会懂得”这些话只会让他们更加望而生畏。年轻人的市场发展空间值得茶企去撬劲,中国茶的未来正如十岁的小罐茶一样才刚刚开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