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热议:淘宝下单拼多多发货,无货源网店为何“杀不死”?

2022-07-20 08:47:07

来源:公众号熊出墨请注意

上世纪80年代国内出现了一种特殊群体,倒爷。

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以价差为核心牟利点,他们在各地市场进行商品的倒买倒卖。其中,有人是合法捕捉商机,促进商品流通。有人则是非法牟利,投机倒把。


(资料图片)

倒爷,因而成了一个毁誉参半的名号。

延伸到当下互联网语境,电商市场存在一批与时俱进的“倒爷”——无货源店铺。

不备货、不囤货、不发货,秉承三不原则,无货源店铺从其他店铺、其他平台搬运商品,然后等待消费者拍单,由上级卖家发货,自己则从中赚取差价。

该玩法存在已久,本无可批判,业内还有阿里巴巴等专门的货源平台为商家提供一件代发等服务。可是,随着电商行业车轮向前,一些变化悄然发生。由无货源经营而起的消费者投诉屡见报端,淘宝、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也都已着手进行专项整治。

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无货源店铺的去与留。

网购退货风波

中间商现形

家住北京朝阳的小蒙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

“就一块多的差价,至于把事情搞得这么麻烦吗?”小蒙在拼多多上拼了一单保鲜袋,9.9元包邮。到手发现卖家发错了货,跟对方协商后决定退货退款。

她本以为这笔订单会就此结束,可实际上,曲折的退货之旅才刚刚开始。

申请退货没几分钟,卖家打来电话,“卖家意思是我申请时选错了原因,平台可能会(因此)罚他钱,所以让我改一下申请,选‘不想要’就可以正常退货。但问题是,我本来选的就是这个选项。”

两边的说法对不上,小蒙和卖家加了微信,互发截图后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卖家说的情况属实,小蒙的操作确实没问题,难道是系统出bug了?

陷入僵局之际,卖家问了一句,“您下单的店铺名叫什么?”

小蒙仔细看了眼订单,下单的店铺和正在聊天的店铺,竟然不是同一家。作为一名已网购多年的老剁手党,事情到这里已经超出了她的认知范围。

“破案了,又是一个从我这里搬货的”,卖家表现得倒是淡定,“以前也有人要跟我合作分销,让我代发,这次他想两头通吃,一边跟买家赚差价,一边从我这里要赔偿,真是第一回遇见。”

退货风波就此告一段落,由此我们基本看清了无货源店铺的经营模式:消费者下单,无货源店铺以中间商的角色在全网同款里搜罗价格合适的上家,再直接以消费者的订单信息拍下,如此就能完成一笔看上去很正常的交易。

图片

而且,中间商的“牵线搭桥”并不局限于统一平台之内,跨平台操作也是常事。

第三方消费者维权平台上也能搜到不少案例。如网友“黄佳慧”在黑猫投诉平台发起投诉,淘宝买的短袖拼多多发货,包裹里附有一张拼多多的好评返现小卡片,两家价差十多块,但卖家拒不承认相关操作。

A店铺下单,B店铺发货。A平台下单,B平台发货。类似的消费者投诉隔三岔五就上个头条,原本隐藏在订单背后的中间商便浮出水面。

无货源店不请自来

上家怎么看

“下单和实际发货的店铺、平台不一致,只有两种情况,第一,卖家在淘宝、京东、拼多多都有店,发货的时候没有专门去做区分。第二就是无货源赚差价,商家没有备货,在货源供货的基础上加价销售。”

在多家平台开有网店的东瀚透露,“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因为不同平台之间的发货系统互不相通,比如拼多多的快递单号在淘宝就是无法录入发货信息的。此时行业潜规则是出两个单号,一个专门用于录入系统,另一个才是真正的发货物流。

可以说,跨店铺、跨平台发货一定是卖家有意而为之。第一种情况下,卖家如果跨平台成单实际上是在变相地给自己找麻烦。所以,上述争议订单的背后往往就是无货源店铺在利用信息差赚差价。

“刚有淘宝时就有无货源店,市场一直默许这些店铺的存在,对于上家来说,这些店铺能带来更多的销售。”东瀚表示。

特别是对于中小体量、打不开销路的店铺,以及店内所售商品非自主品牌或无品牌的店主而言,无货源店铺不失为一条很好的分销渠道。据业内人士透露,有些上家还会主动帮合作的无货源店铺抹掉A平台原有的快递单号,换成B平台的单号打包发货。

而当约定俗成的界线被逾越,原本的互惠互利关系很可能会走向决裂。

前文提到的小蒙、黄佳慧的案例,类似事件屡见报端,原因很简单,无货源店的门槛越来越低。东瀚曾学习过无货源开店的铺货、下单操作,“用专业的软件,上货就像复制粘贴一样简单”,把别家的店铺的商品信息直接采集、提价发布,有订单后再通过软件从商家下单,差价就能到手。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操作过程,上家大概率完全不知情。

而且,由于软件操作的可复制性极强,单店花费的精力较低,一般店主会同时运营十家、数十家店铺广撒网,也就是业内所讲的“店群”。这样一来,被采集的上家规模再次扩大。

面对如此不请自来且不讲武德的无货源店群,商家自然也换了一种态度。淘宝一位主营木制家具的店主就对无货源店群嗤之以鼻,“盗图、抄袭,我们团队的劳动成果被复制了N次。而且中间商是稳赚不赔,就算买家退货也不会有任何损失,物流、售后这些成本都是我们在承担。”

从法理视角看过去,无货源电商本身并未被禁止,但上述具体操作可能会涉及多个法律问题。

杭州律名律所的律师何享表示,随意复制其他店铺的商品信息,可能需要承担侵犯著作权、商标等责任,更有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具体情况则还要由法院判定。

对于碰到了无货源店铺的消费者来说,如果是正常下单,且商品本身没有质量问题、店铺不存在虚假宣传,索赔差价等维权活动其实很难展开。最有效的途径便是根据平台规则进行退货退款,同时可以向平台反馈店铺涉嫌违规经营。

开店教程遍地

有人趁机收割

无货源开店,不仅从消费者身上赚差价,卖家群体也正在被收割。

在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平台输入“无货源”,得到的搜索结果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前面提到的交易纠纷、投诉,再就是各种教你走向人生巅峰的开店教程。

以抖音平台为例,#无货源 话题虽然被屏蔽,但是相关话题的流量巨大。截至发稿前,#不囤货 话题播放量为872.2万次,#一件代发 播放量为5509万次,#店群 话题播放量更是高达4.3亿次。

在知识付费市场,无货源相关的付费内容是近两年网店经营教程中较为畅销的品类。如售价198元的“抖店无货源运营课程”付款人数超过1000人。简单计算可得,仅该课程的销售额已在20万上下。

而且,根据上述人士所讲,一般这只是初级学费,真正购买开店套餐后或许还要陆续交上千元。即便如此,依然挡不住一波又一波的网友为之买单,毕竟,“轻松开店”的诱惑力实在太大。

卖出去的利润是你的

卖不出去的库存是厂家的

不用租仓库,不需要囤货

只要一台电脑、一部手机

月入千元过万很轻松

某开店软件投放的信息流广告就非常具有代表性,直接切中目标受众低投入高回报的心理需求,把无货源电商这一存在了十多年的玩法包装成2022年的最新风口,进而吸引卖家使用其软件进行开店,购买后续的服务项目。

“广告讲的都是实话,可还有更多实情没有说出来,比如开店押金、营业执照等固定成本,拍单时的垫款,平台的回款周期,你的资金是否充足?还有各平台的竞争情况如何,什么货源最容易出单,哪个平台最难做?”,东瀚直言,“如果不能手把手带着出单起店,只是不停卖课培训,一律按照‘割韭菜’处理,骗的就是那些觉得无货源生意好做的人。”

与其观点对应,以“无货源”为关键词,黑猫投诉上共有1766条相关投诉,其中大多是对培训机构的起诉。学员购买无货源开店课程之后,机构仍以各种名义进行收费。最终投入无法收回,店铺难以为继,店财两空。

综上,在无货源店铺扰乱买卖双方正常交易秩序的同时,一大批跃跃欲试的无货源网店主正成为被收割的对象。

为何难以连根拔起?

之于消费者、卖家以及电商行业,无货源店铺存在的负面影响前面已经说明。那么问题来了,从上世纪末算起,电商在国内已发展20多个年头,无货源店铺为何至今未能肃清?

事实上,平台也一直在为此头大。

2019年,天猫果小云旗舰店因运营失误,错将脐橙价格标为“26元4500斤”,羊毛党闻声而上,一时间引来全网关注。而后店铺负责人承认,整起事件起因是在使用无货源管理软件复制别家店铺信息时出了错。

一时间,群众对这场风波的关注点从薅羊毛的受害者转移到了无货源店铺“玩火烧身”。

而就在事发之前,淘宝官方曾发布相关公告。平台发现部分卖家以不正当批量复制他人店铺的商品,通过购买他人店铺内商品完成自己店铺内交易的行为,存在重复铺货、类目错放、售后服务无法保障等多种风险。对此,淘宝给出了下架商品、限制商品发布、限制使用特定管理工具等处罚措施。

其他平台对于无电商模式同样持抵制态度。

京东在2020年就进行了针对无货源店铺的专项清退活动,当时被商家称为“有史以来最严苛的规则”,如果商家无法提供货源证明,平台根据情节会对违规店铺进行扣分或清退;

还有前面提到的抖音屏蔽#无货源 话题标签,与之对应,几个月前抖音专门针对无货源小店发布新规:当识别到商家店铺涉嫌无货源经营时,抖音有权利对商品或店铺进行限制,并根据违规程度对商家进行分级处理。

主流电商平台都在对无货源经营重拳出击,却又没有任何一家平台有底气宣告已彻底清零。

因为,电商市场的游戏规则,从底层决定了平台对无货源店铺的需求。

在电商生态内,店铺、卖家毋庸置疑是供给侧的重要组成元素。而平台想要丰富自家生态,提高在行业的竞争力,这一环决不能掉链子。必要时,还必须实行激励政策,同时放低平台准入门槛,吸引更多卖家入驻。

无货源模式,即是降低卖家开店门槛、短时间内快速扩大商家规模的解法之一,而且屡试不爽。

平台起步前期大量招募商家入驻,对无货源商家绿灯放行,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开始集中整治。从多年以前的淘宝,到后起之秀拼多多,再到搭上直播电商快车的短视频平台,所有电商平台都跳不出这一故事模版。

同理,行业内卷加剧、平台贴身肉搏之际,无货源店铺可再次派上用场。此时,他们对买卖双方、电商市场的负面影响虽未消散,但平台会因竞争战略需要而对其选择性忽略。

一切都应了那句——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