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视点!小伙跨界卖袜子,百元一双,却被中女买到年销上亿?

2025-10-29 17:55:15

来源:刀法研究所

“逆天要价,一双袜子卖到 100 元,到底谁在买?”

一位网友再逛完上森派系之后发出这样的疑惑。不仅是他,也有不少网友对于这价格表示不理解。

上森派系,是一家专门卖袜子起家的品牌,门店最贵的一双袜子能卖到 245 元,最便宜的也要 30 元。


(资料图片)

但相比传统 10 元 3 双的定价,它那么贵,却卖得出奇好。

2019 年上森派系成立,起步就踩坑,却给国内 3571 亿市场规模的袜子市场带来震撼。上线仅两年,卖到天猫袜子品类 Top5 [1]。

一双袜子是市场基础价的 4-5 倍、几十 倍,还是有一批消费者狂热追随,表示“袜子天花板”“我的袜子全换成了上森派系”。

从销售额上看,数据显示,2021-2023 年品牌实现了 400% 的年复合增长率[2],在浪莎、南极人、蕉内围堵的市场,跑出一个高增长新路。

与此同时,国外也有类似 Bombas、Happy Socks 这类定价高出 4-5 倍,但销量额已超 90 亿的袜子品牌。目前上森派系光是天猫平台已达到年销售额上亿。[3]

很难不让人好奇,毫无性价比的袜子为什么卖得那么好?各大品类头部企业那么多,新品牌该怎么活?

你觉得≠TA需要,创始人不能代表消费者

品牌通常是创始人兴趣的延伸,上森派系也不例外。

创始人井森是个球鞋迷,初一开始就接触球鞋,做转售生意。大学毕业后,做过咨询,在小红书干过产品经理,兜兜转转跑到球鞋交易平台Nice、斗牛负责市场运营。

有一回,社群内的消费者在抢知名球鞋品牌的袜子。狂热的场景让井森意识到:大家都关注鞋,长期以来被忽视的袜子,或许是个机会。

彼时国内市场,要么是 10 元 3 双的平价基础袜;要么是耐克、蕉内这些运动服饰顺带做的袜子。它们大多数卖审美、卷价格,并没有明显升级。

那时海外已经出现 Bombas、HappySocks 这样的专门袜子品牌,售价 10-20 美元( 70-140 元),是市场均价的 4-5 倍,聚焦袜子品类创新,做到营收超 1 亿美元。

怎么能做出像 Bombas、HappySocks 一样的袜子品牌?怎么让消费者接受高品质袜子?

上森派系首先思考的是:

谁愿意为袜子付出溢价?

他们愿意为什么付出溢价?

井森从自身需求出发,找到的答案是:潮流时尚人群、把袜子当成穿搭配饰。

围绕“袜子=配饰”这一概念,上森派系选择从更符合配饰定位、创意空间更大的中筒袜产品着手。

品牌一边在公众号等社媒上宣传球鞋潮牌、科普明星同款,主张“认真生活”;一边揣摩潮人需求,给袜子产品做出反光条设计,主打“反光蹦迪神袜”,让时尚潮人在夜间也能成为最靓的仔。

只不过,2020年上线的第一批产品业绩平平。

既然“时尚人群+穿搭配饰”的逻辑没有错,错在了哪儿?

起步的挫败引起井森反思:品牌经营缺乏消费者导向,创始人不要把自己当作消费者。

正因此,品牌成立初期,上森派系就走进社群、走进线下市集渠道,开始倾听消费者声音,重新梳理消费者需求的集合点。

一双袜子,卖成中女的“生命力”标识

真正让上森派系快速起飞的,是2021年品牌第一款爆品——花朵凸凸袜。而这背后,关键是它找到品牌的卡位,打出了差异化吸引力。

怎么让一双袜子更有吸引力?

井森放下创始人的自我意识,首先寻找品牌的核心买点。

什么叫核心买点?

就像提起麦当劳,我们很自然能说出它解决了消费者需要吃炸鸡汉堡的快乐,或者便捷快餐需求。但这都并没有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我有的选,我为什么一定要买麦当劳?

这种“非你不可”的因素就是核心买点。用刀姐doris的话说,就是:

买点=用户在___关键时刻+因为___原因+决定要买你

麦当劳找到的核心用户是 Inner Child(内在小孩),在消费场景里创造“童心时刻”。找准买点后,麦当劳在满足基础需求上,建立起了独特的品牌优势。

经历用户调研后,上森派系提炼出“生命力”这个情绪集合点——消费者需要通过袜子彰显、提升生命活力。

并且品牌找准了核心消费者:30-40 岁的女性消费者[4],包含在我们现在常提的中女群体(意指“新一代中年女性”)。这批消费者通常具有不错的购买能力,重视自我感受,爱生活,愿意为取悦自己一掷千金。

这让井森意识到,袜子也是精神需求的最小单位,人们都在以各种方式,为自己认可和向往的人生投票。

沿着“生命力”作为指导思路,上森派系要求产品创新元素要和生命力相关。品牌联创 Abbie 曾对外讲述设计思路,“一只熊、一颗草或一朵花可以,但设计上蛋糕就不适合,它不是一个活物。”

由此,上森派系开发出了转型后第一款产品“花朵凸凸袜”。为了增加生动感,上森派系设计上增加 2 点巧思:

做不规则袜口,留出一块凸起,做出动感;

用缝制而非印花工艺,把花朵元素做可触摸、感知的立体手感。

过往数据显示,花朵凸凸袜上线即爆,在天猫旗舰店上线第一天就卖出上百双,还被舒淇等一众明星争相上身引发社媒关注。

“上森派系的袜子很可爱,穿着让人心情舒畅。”

“好春天好有生命力的袜子,除了贵点没毛病。”

这是小红书网友对于买到花朵凸凸袜的普遍反应。可以看到,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情绪价值,而非使用价值。

这进一步验证,大家买上森派系买的不是产品,而是买的那一刻的生命活力感受。

做体验、拓品类,维系品牌价值感

花朵凸凸袜的爆红,也带来了让新品牌最头疼的问题:抄袭。即使是申请了技术专利,也无法阻止高相似度的抄袭、同样打生命力概念的产品,会稀释品牌差异性。

上森派系进一步思考:如何维系品牌价值感?并且使出了走广、走深两种打法。

打法一:做体验,强化“生命力”的心理印记

品牌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大众的认知集合,上森派系从产品、品宣文案、达人营销、门店经营上一致性提到“生命力”。

以花朵凸凸袜爆品为参考,上森派系进行延展,融入动物、果蔬等具有生命力的元素,把单品落成更多感知的“凸凸袜”系列爆款。

在品宣环节,上森派系对外的产品描述词也已可感知的情绪为重。比如,上线绿色花朵凸凸袜写的是“绿意盎然”,上线蓝袜单品会具体描述,“软糯治愈的蓝,为你隔开秋天的冷意”。

达人营销上,初期上森派系侧重在生活类、潮流时尚类Koc的投放。为加强中女人群的品牌认识,找到董洁、伊能静这类有审美品质、有生命活力的、粉丝画像高度重合的Kol展开合作,借Kol风格传递品牌质感。

门店作为品牌和消费者真实链接的空间,也是上森派系的一大重点。仅成立第3年,上森派系就在上海网红街愚园路落地一家门店。门店视觉系统以绿色、树木为元素,围绕“怎么让用户更快地进入到有生命力的状态”为设计原则。

打法二:拓品类,靠增加复购升级存在价值

类似上森派系这样又卖产品,又卖生活方式的品牌,长久发展的核心还有是从和消费者之间的“买卖关系”打造成“认同&;伙伴关系”。实现这一点,除了产品质量和使用价值在线,更重要是产品品类、机制上的构思。

上森派系拓展品类,把定位从“单一袜子”拓展到“潮流配饰集合”,提供消费者更多购买理由。与此同时,品牌围绕人群需求切分场景,单是袜子这个品类就从日常单品,划分出运动户外、基础通勤和假日旅行三大类别。

以运动户外为例,上森派系主推小腿压力袜单品,仔细划分出骑行、网球、登山等运动场景,以及网球、少女、复古等运动风格。再比如,假日旅行类的袜子单品覆盖不同长度,且主要是彩色系风格。

从 Bombas 到上森派系,背后都有一个关键

年销上亿,放到整个消费市场,上森派系谈不上做到多出彩的成绩。

但无论是Bombas、Happy Socks,还是上森派系,对于新品牌来说极具借鉴意义——与其卷大家都在干的事,不如走一条新路。

目前营收超 93亿人民币的 Bombas,先是从“流浪汉最缺袜子穿”的小洞察开始,玩出“你买一双,我捐一双”的独特公益玩法,在爱心公益人群里打出第一波声量。又凭借采集到流浪汉多元化脚样本,和袜子耐穿的需求,升级出更舒适的产品。

后续,Bombas 锁定跑步爱好者人群,和专业运动员合作,打出“运动专业袜”“舒适袜”的认知,变得家喻户晓。

瑞典品牌 Happy Socks 看到了袜子市场枯燥沉闷的状况,率先提出围绕“快乐情绪”做袜子,和迪士尼、漫威等IP进行联名,以此打入不同圈层。Happy Socks 的定位也从基础品变成承载童趣的时尚单品, 年营收近 50 亿元。[5]

上森派系也是如此,从满足基础袜子需求,到洞察到时尚人群穿搭配饰的需要,又进一步具体到 30-40 岁女性、年轻消费者们需要的“生命力”价值,哪怕是围绕一个方向做,也成了过亿品牌。

今年,创始人井森写下这样一句话:“我们为什么能增长那么快的原因是:非常享受和追求去做一些有差异化的东西,一些能够给用户带来价值的东西。”

这其中,就透出新品牌绕不开的两大突围指标:差异化、以用户为中心创造价值。

参考资料:

[1]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袜子行业市场需求前景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2]品牌联合创始人Abbie,“星风向·趋势新品牌分享会”的公开分享

[3]天下网商《掘金龙年“礼赠”,这批新品牌在天猫年销过亿、拿下品类TOP1》

[4] 播客《藏金阁》,访谈上森派系创始人Jason

[5]跨境营销中心,《贩卖“快乐”的潮流袜子,独立站年销7000万》

关键词: 股票频道 24小时直播